浅谈个人消费

  日常消费从理智出发来讲,烟酒饮料都是除吃饭之外多余的消费,而且一定程度会影响健康,但是如何说服自己完全去除这些额外的消费却似乎很难。电子产品消费从个人的体验出发,由于我的手机至今非常流畅,现在最新款的手机与使用三年的老款手机的对我来说唯一区别也就是多一颗摄像头,和或许只能带来几天兴奋的新鲜感,个人也不需要很高的性能来玩游戏。智能电子设备早就进入多核时代,而人脑简单来说却还是单核心,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影响到重要事情的进展和消耗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注意力在短视频横行的时代容易被勾走,人会不由自主地沉迷在短时的强烈刺激,养成行为惯性,比如时不时就把手机从口袋里拿出来查看,即便没有任何通知消息,男生沉迷于游戏通关,女生沉迷于把喜欢的化妆品加入购物车下单购买等待快递上门,对于能带来长期收益的事情却习惯性视而不见,提不起兴致,比如每一次非理性的消费决策,和忽视能带来长期收益的储蓄。每个人都知道有些消费是无意义的,却难以控制自己的具体行动。把一些非必要的消费转为“能自圆其说”的,“合理化”的心理补偿。

  

  见微知著,每一个习惯的养成来自于认知,不同的人对于选择有不同的认知差异,比如说服自己买烟的原因是认为自己没必要戒烟,也无法戒烟,说服自己去买酒的原因是酒的社交属性,就算没有朋友在身边,即便是视频偶尔也要对饮几瓶,独自一人时几乎很少喝,成箱的啤酒镇在冰箱成了常备,而说服自己买饮料的是身体对于糖的渴求,而这些选择对于身体都是有危害性的,所谓“旧习”其实更多是因为大脑对于持续产生“多巴胺”的依赖,理智不常常主导的人的决策,比如以上例子花费金钱消费有害的东西,极端点的例子就是“黄赌毒”三大社会毒瘤,它们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危害社会稳定,是许多犯罪行为的温床,全球无数人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线上游戏中的“氪金”行为,去奢侈品商店购买与消费能力不匹配的商品产生的愉悦心情,本质上来说也是人们常说的“花钱带来的幸福感”——大脑的理智无法有效制约自身行动而带来的非理智消费行为。社会上的许多经济成长都由这些人的“非理智”消费行为来推动,就像烟民经常自我调侃“你不抽我不抽,航空母舰谁来修”,非理智的消费行为只有程度之分,却无大小之别,许多人的“积债”就是源自一次次说服自己去消费,去购买非自身切实需要的、非必要的物品。

 

  对于自身需求,能力和自身控制力的高估,与每一个小微小决策带来的影响的低估,促使人不断消费不需要的东西:买了书不看,觉得反正买了随时可以看,再发现这本书忽地意识到已经过去了几年;买了许多衣服鞋子,喜欢穿的只有那么几样,其他的长期堆积在衣柜;买专用的啤酒杯,喝咖啡的马克杯,茶杯,清水杯,随身水瓶,最后发现最常喝的却是街边的蜜雪冰城或是商场里的喜茶星巴克,在家最常喝的是瓶装的肥宅快乐水。微小的决策甚至累积变成了负债,而负债制约了人真正选择的自由,让人的处境变得被动。因为背负高额房贷面对公司的不合理对待只能忍气吞声,因为赌博损失大额金钱对上班赚钱这种方式嗤之以鼻却在无能力为时不得不去“下海干活”,内心盼求有朝一日东山再起再去“搏一把大的”,因沉迷女色染病,耗费大量金钱治病不敢与他人言说,或深陷社会纠纷,遭遇诈骗和讹诈,惶惶不可终日。把不属于自己消费层次的东西纳入囊中认为是”自己应得的嘉奖“,对自身的经营不善却归结于“胎投的不好“。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尽相同,大多数人却接受了近似的教育,学校教我们数理化文史政,教我们听话,教我们答题技巧,却几乎完全没有教人对于财富的意识和理财知识。比如如何做饭,正确的性教育,如何修理常用物品而不是买新的,这些对个人而言重要的知识几乎要来自家庭教育,而绝大多数人却并没有能得到合适教育环境。很多人的父母平时会精打细算过日子,有富余时间的有些也会去打打麻将,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更多是因为物质贫乏带来的恐惧,假设突然有一笔横财,这些父母也未必不会成为人们口中的“暴发户”,增大非必要支出来作”心理补偿“,继续由有限的认知主导行为,从而影响下一代的行为决策和认知,逐渐转变为老话讲的“富不过三代”。

 

  互联网和金钱都是具有中性属性的工具,对于信息的合理使用与对财富的合理规划同样重要。何冰口中的”后浪“人设可能与大多数人无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有选择的权利,我们无法选择出生在哪个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自我教育;我们无法选择社会的毒打和来自身边恶意,却可以选择用善良和真诚对待他人,我们无法选择糟糕的互联网环境,却可以选择如何使用它让他成为帮助你的重要工具,我们无法选择这个商业广告充斥一切媒介的环境,却可以选择通过控制自己的消费,达成更为重要且有意义的目的。


评论